俄乌冲突一开始,乌克兰表现得挺厉害的,不光对俄罗斯本土乱放无人机,还试图搞事核电站,这种不顾后果的猛动作,是不是打算拼到最后一刻啊?
每年的8月24日是乌克兰的法定独立日,为了庆祝2025年的纪念日,乌克兰采取了不少动作。据美国媒体《战区》报道,乌克兰首度亮出了“火烈鸟”巡航导弹这个“杀手锏”,计划每年制造几千枚。而且,他们还对俄罗斯本土发起了大规模袭击,不仅炸掉了波罗的海的海运枢纽,还袭击了库尔斯克的核电站!
乌军的突袭没能达成预想的效果,反而引得俄罗斯疯狂报复。袭击核电站的行为风险特别大,因为核电站里用的是核材料,一旦受到打击,很可能引发核泄漏,带来核污染,结果就变得很可怕,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乌克兰自己研发的“火烈鸟”巡航导弹,几个月前就已经进行了实战测试,这次的袭击很可能是“火烈鸟”导弹干的。这种导弹是乌克兰在2025年才首次试射成功的新型武器,属于陆基巡航导弹。据美国《美联社》报道,这款导弹体积挺大,是由一台喷气发动机驱动,很有可能用的是AI-25TL涡扇发动机,用火箭助推器发射的。
为了能打击俄罗斯内陆深处的目标,这款导弹的射程达到了3000公里,基本上可以涵盖俄罗斯的西部和中部地区。而且,它还配备了1150公斤的战斗部,破坏力相当惊人,比乌克兰现有的任何导弹或无人机的射程都要广,威力也更强。
乌克兰打算大批量制造“火烈鸟”巡航导弹,虽然有人对他们的生产能力心存疑虑,但他们的计划相当宏伟。计划在2025年8月份首次亮相,目前每天大概能制造出一枚,到2025年10月时,每天要达到7枚,也就是每年能生产出2555枚左右。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到2025年12月,‘火烈鸟’导弹的数量会增加不少。”他还说:“到12月底,或者明年1、2月份,就能开始大规模量产了。”
美国媒体《美联社》对这计划的产量表现出疑虑,原因主要在于发动机的供应卡壳。乌克兰的马达西奇公司负责制造AI-25系列发动机,但产量有限,光靠现有库存根本应付不了每年数千枚巡航导弹的需求,不是个轻松的事。
更让人觉得疑点重重的是,乌克兰可能在夸大“火烈鸟”巡航导弹的生产数量,像是在玩一场谈判的筹码,试图给俄罗斯制造点压力,可惜俄罗斯一直没打算妥协,想靠一款导弹逼得俄罗斯投降,这想法啊,真是天方夜谭。
据俄罗斯媒体《卫星通讯社》2025年8月24日报道,库尔斯克核电站再次遭遇袭击。俄罗斯防空力量在核电站附近成功拦截了一架乌克兰无人机,但遗憾的是,无人机坠落时引发爆炸,损坏了核电站的一台变压器,不过火势被及时扑灭,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受影响的3号机组目前负荷已减半,核电站工业区和周边地区的辐射水平没有变化,仍然处于正常的自然环境背景范围内。
这次袭击明显是在瞄准俄罗斯的核电站,显然是想趁乌克兰所谓“独立日”这事儿,专门对俄核电站下手。乌克兰方面倒是不承认故意攻击核电站,可是实际上,攻击核电站的事从没断过。它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其实,乌克兰打核电站的目的并不是真的想引发核污染,更多的是想借此把责任推给俄罗斯,搞得像是俄罗斯自己攻击了核电站一样,好让西方国家因此出兵帮忙。可惜西方没因此坚决对俄罗斯动武,俄罗斯也没有因此放松对乌克兰的打击。
乌克兰攻击核电站的事儿其实大家都知道了,联合国的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多次劝俄乌两边在战火中要特别小心核设施。不过,这事儿西方那边倒是挺偏帮乌克兰的,公开指责俄罗斯的无人机在乌方控制的核电站附近飞,又没提乌方自己攻击核电站的事情,真是让人觉得有点儿偏心。
俄罗斯驻维也纳国际组织的代表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说,乌克兰老试图袭击俄罗斯的核电站,比如库尔斯克和斯摩棱斯克的核电站,俄方其实从来没动过乌方的核设施,可偏偏西方就看不到这一点,俄只好批评西方对这事儿还是那样漠不关心。
现在乌克兰在战斗中耗掉了不少潜力,外界的支持也不算太给力,全都是表面做做:英国政府就宣布,乌克兰在2025年8月24日独立日那天,乌克兰国旗会在唐宁街上空飘扬。英国的国防大臣约翰·希利说,他们会“加大”对乌克兰的帮忙,但实际上能做的,只有继续训练乌克兰士兵,没增加多少实质性的援助。
眼下乌克兰已经没啥资本再跟俄打到底了,采取的招数也越发激烈了。因为在战场上吃了大亏,无计可施之下,他们开始幻想各种能打败俄国的方法。
#热问计划#
金河配资-在线开户股票-配资网官网网站-股票配资期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