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街头突然响起军乐声,金正恩站在劳动党总部礼堂的聚光灯下,紧紧搂住一个七岁男孩。
孩子父亲是死在俄罗斯战场上的朝鲜士兵,而这位向来以强硬示人的领袖,此刻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台下坐着上千名刚从库尔斯克归来的军人,他们伤痕累累却挺直腰板,胸前挂着的俄制勋章闪着冷光。
这一幕发生在2025年8月22日,朝鲜高调宣布的“援俄胜利大会”现场。
讽刺的是,就在这场庆功宴举办的半年前,乌克兰前线士兵早已发现蹊跷。 “朝鲜人像蒸发了一样! ”
2025年3月初,乌军特种部队指挥官对着镜头直摇头,“我们好几周没见到朝军影子了。 ”
早的2月,美国《纽约时报》就曝出朝鲜撤军动向,当时俄军刚宣布要在库尔斯克发动“全面大反攻”。
血染的投名状
时间倒回2024年6月。 朝鲜突然炮击朝韩边境铁路,切断了南北最后陆路通道。
三天后,平壤与莫斯科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1.2万名朝鲜士兵登上开往俄罗斯的军列。
他们的战场不在乌克兰腹地,而是俄本土的库尔斯克,这里自2024年底被乌军突袭占领,成了普京的“心头痛”。
朝军参战代价惊人。 在零下二十度的战壕里,缺乏防寒装备的朝鲜士兵顶着乌军炮火强攻。
西方情报机构估计,到2025年2月,朝军伤亡率飙到30%-50%,超过4000人死伤。
有幸存士兵回忆:“俄军让我们冲在最前面,说是‘盟友就该扛硬仗’。 ”
转折出现在2025年4月26日。 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兴冲冲向普京汇报:库尔斯克全境收复! 他特意提到朝鲜军人“提供巨大帮助”。
两天后,朝中社首次公开证实出兵,称行动“胜利结束”。 普京随即签发书面感谢,字里行间藏着玄机,“朝鲜部队符合条约精神”,却只字未提继续合作。
为何俄军庆功时,朝鲜人却在悄悄打包行李? 战场实情或许说明一切。
库尔斯克收复战的主力其实是俄军精锐空降兵。 朝军承担步兵突击任务,用“人海战术”消耗乌军弹药。
当俄军4月完全控制该地区后,朝军价值骤降。 现实的是,朝鲜承受不起更多伤亡。
金正恩需要这支“血淬过的部队”回国镇守三八线,那里正被美韩军演搅得剑拔弩张。
而金正恩最看重的战利品,早揣进了口袋。 参战半年间,朝鲜工兵部队把俄军T-90坦克拆解研究,炮兵偷偷记录“龙卷风”火箭炮参数,甚至用伤员后送名额换回S-400导弹技术资料。
2025年7月,金正恩视察军工厂时下令:“炮弹产能翻四倍! ”这些实战经验,未来都将变成瞄准首尔的火力。
微妙的还是大国博弈。 2025年2月俄美秘密会谈后,普京对朝军态度明显降温。 当特朗普放风“愿见金正恩”,平壤立刻用撤军递出橄榄枝。
朝鲜没完全押注美国,5月9日,金正恩突然现身俄罗斯驻平壤大使馆,把两国关系吹成“百年大计”。
眼泪背后的政治秀
8月22日的胜利大会,因此成了精心设计的舞台。
金正恩抱着阵亡士兵遗孤落泪时,镜头刻意扫过台下两名重量级人物: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朴秀日与总政治局局长金斗益。
这二位正是此前被派往俄罗斯督战的最高指挥官。 他们的现身坐实了撤军完成,若战事吃紧,主帅岂能回国领奖?
大会讲话更暴露真实意图。 金正恩高调宣称援俄“提升国家尊严”,话锋一转又警告:“任何和谈不得损害朝鲜利益! ”这明显冲着战俘问题。
西方情报显示,乌军俘虏至少120名朝军,韩国正施压要求引渡。
对把逃兵当“国耻”的朝鲜而言,这比战败更难接受。
俄方反应却意味深长。 克里姆林宫对大会只字未提,反倒是俄外交部忙着和美国人通话。
拉夫罗夫8月刚与美国务卿鲁比奥达成共识:“继续在各个层面接触”。
朝鲜撤军腾出的精力,全砸向了三八线。
2025年5月8日,当普京在莫斯科庆祝胜利日时,金正恩缺席典礼,却在元山试射覆盖韩日的短程导弹。
三个月后,李在明政府将朝鲜定为“敌国”,切断南北所有联络渠道。 作为回应,朝军重启西海岸炮击训练,着弹点距首尔仅50公里。
美军B-52轰炸机7月首度现身济州岛军演,北约秘书长吕特亲自飞赴东京,警告“朝鲜派兵属重大局势升级”。
这一切没能吓住平壤,8月23日,就在金正恩庆功宴次日,朝军向黄海发射了今年第19枚巡航导弹。
此刻的莫斯科,普京正筹备9月访朝行程。 朝俄外交官刚签署《2026-2027年交流计划》,约定合作开发旅游度假区、输油管道。
硝烟散尽的库尔斯克田野上,朝鲜士兵血迹未干,大国棋局已翻开新页。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金河配资-在线开户股票-配资网官网网站-股票配资期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